第三届黄池古巷春节庙会热热闹闹过大年******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承载千年古城传统民俗文化的春节庙会,在黄池古巷已经盛大开启,一起到黄池古巷共同奔赴新年美好的第一站吧。
氛围升级,过个欢天喜地年。庙会期间,氛围布置全新升级——吉祥喜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民俗表演和夜间灯会相结合,大展鸿“兔”主题伴着红火灯笼,带来新年惊喜开场,福气树挂与灯光布置,构造出“年味”打卡的全新互动空间。庙会集吃喝玩乐于一体,在阵阵叫卖声中歌颂重聚喜悦,火红色中涌动新春期许,为你带来畅快淋漓的传统春节体验。
风味美食,过个味蕾狂欢年。热闹喧哗的美食摊位汇聚了浓浓烟火气,阵阵飘香不断冲击我们的味蕾。在这里,不仅有本地特色美食,卷尖、烩面、树莓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特色美食,长沙臭豆腐、柳州螺蛳粉、西安肉夹馍、武汉热干面、各式烤串、卤串、棉花糖、糖人……
民俗盛宴,过个文化传承年。庙会将民族民俗与过大年相结合,齐奏新春交响乐,共谱文化奏鸣曲。写福迎春,以笔墨承载祝福,红红火火度新年;剪纸贺新,重温窗花记忆,定格兔年精彩;手绘年画,探寻中国传统美好蕴意,挂起幸福与欢聚;木雕竹刻,一刀一篆栩栩如生,以精巧工艺重现历史经典形象……各种文化传承解锁新春仪式感,让民俗文化看得见、可上手。
热闹纷呈,过个精彩非凡年。好戏频频开场,精彩日日相聚。这里有来自“豫北杂技之乡”的洛寨杂技,豫剧名家关小凤戏曲演出,醒狮迎宾,舞龙贺岁,民间秧歌,锣鼓表演,魔术互动……节目轮番上场,喜庆之音不绝于耳。
庙会还将携手各地直播网红,一众知名网红齐聚古城,妙口连珠、玩转爆梗,打造春节爆笑体验季,为年轻群体带来传统文化和新潮文化之间的奇妙化学反应,感受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玩转暖冬好时光。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封丘县城关镇将以“黄池古巷春节庙会”为媒介,挖掘春节文化的深度、拓展文旅文创的宽度,助推黄池古城文旅行业再上新高度。
2023年1月20日-1月28日,欢迎广大外地游客到黄池古城,观花灯、看演出、品美食、赏民俗,感受新春的祥瑞,拥抱热闹的春节氛围,共享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中共封丘县委网信办 李惠娜 李艺菲 供稿)
告别沈从文******
中新社记者 王佳斌
一个传奇式的文坛巨人长眠了。熟悉沈从文先生的亲人、朋友,今天在八宝山公墓向他鞠躬告别,献上鲜花,寄托哀思。
松枝和鲜花覆盖着他的身体。他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去。两旁列着亲属和巴金等友人敬献的花圈、花篮。
没有显要人物,没有悼词。播放的是先生喜爱的肖邦小夜曲和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曲。亲友们尽量压低了哭泣声,像怕惊扰先生的梦魂。
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在花圈上写着:让音乐和鲜花伴随我们的心。
多年以前,先生写道:我和我的读者行将老去。现在,他的读者遍及世界,他却默默地走了。
告别沈从文先生,也告别了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
60年前,这位曾在沅水流域流浪多年的湘西青年,背着小包袱独自来到了北京。当郁达夫在某个冬日敲开一间亭子间的门时,他看到的沈从文只穿着单衣,还流着鼻血,面前却放着一堆厚厚的文稿。
不久,沈从文便以他自豪的山里人的坚韧和倔强,在文坛上开辟了自己的领地。他把沅水流域几百码头的人事哀乐、山光水色、历史沿革搬进文学殿堂,构筑出独特的文学世界。
他自十二三岁离家,当过兵,当过水手,干过书记员和税收员。他只念了小学,却成了大学的教授。正当他创作力旺盛的时候,却突然从文坛上沉默了、消失了。留给人们的是无穷的悬念、无尽的遗憾。
围绕着他,像光环一样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他的传奇的经历、他的马拉松般的恋爱、他的山里人的热情与幽默。当“文革”时他被派去打扫女厕时,他说,对我老头真信任嘛!
我曾读遍先生的著作,并几次登门造访,有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水的热爱。“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不可分。”他还曾这样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先生对水的写照,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品格,帮助我们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史学成就。
先生在美国的内妹张充和、汉思夫妇有一挽联,概括了先生的一生: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中新社北京1988年5月18日电)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